新一輪指數調樣結果出爐。
5月26日晚間,上交所宣布對上證50、上證180、上證380等多個重要指數樣本股進行調整;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也將調整滬深300、中證500、中證1000等指數的樣本。
具體來看,上證50指數更換5只樣本,上證180指數更換18只樣本,上證380指數更換38只樣本,科創50指數更換2只樣本,滬深300指數更換9只樣本,中證500指數更換50只樣本,中證1000指數更換100只樣本,此次調整于2023年6月9日收市后生效。
值得注意的是,重要指數樣本股的調整,可能會帶來一些基金持倉個股的被動調整,可能會對相關股票的后續走勢產生一定影響。
此次調整將于6月9日收市后生效
在此次調樣中,上證50指數更換5只樣本,中國電信、中國聯通、特變電工、金山辦公、中國中鐵調入指數;恒力石化、海螺水泥、華泰證券等調出指數。
滬深300指數也進行了新一輪調整,此次調整更換了9只樣本,晶科能源、山西焦煤、錦江酒店中油資本等調入指數;同時,大族激光、世紀華通、蘇泊爾石頭科技等個股被調出。
中證500指數也同步更新樣本股,蘇泊爾、盛新鋰能、九安醫療、石頭科技等50只個股新進指數,同時剔除了華潤三九、南極電商、中遠海能、珀萊雅、安井食品等個股。
科創50指數也迎來調整,調入華大智造、中無人機2只樣本;同時調出諾唯贊、天奈科技。
工業、能源行業調入數量提升
中證指數公司表示,本次樣本調整后,各指數對實體經濟的反映進一步加強,工業、能源行業樣本數量有所提升。滬深300指數中工業行業樣本數量凈增加3只,權重上升0.28%;能源行業樣本數量凈增加2只,權重上升0.25%;醫藥衛生行業樣本數量凈減少2只,權重下降0.14%;可選消費行業樣本數量凈減少2只,權重下降0.11%。
中證500指數中科創板、創業板樣本數量分別由26只、56只增加至40只、58只,樣本權重分別增加至3.52%、7.53%;信息技術行業樣本數量凈增加6只,權重上升0.77%;工業行業樣本數量凈增加4只,權重上升0.51%;房地產行業樣本數量凈減少7只,權重下降0.46%。中證1000指數中,主要消費行業樣本數量凈增加6只,權重上升1.07%;通信服務行業樣本數量凈增加3只,權重上升0.72%。
從市值覆蓋率來看,滬深300、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占滬深市場總市值比分別為51.94%、15.74%和14.97%。滬深300指數樣本2022年營業收入占滬深市場比為59.63%,凈利潤占滬深市場比為78.08%;中證500指數樣本2022年營業收入占滬深市場比為16.58%,凈利潤占滬深市場比為10.94%。中證1000指數樣本總市值均值為119億元,小盤特征凸顯。
從估值來看,按照5月24日收盤價計算,調整后的滬深300、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的滾動市盈率分別為11.80倍、19.04倍和24.53倍。
有何影響?
所謂的指數調樣,是對指數內的成份股進行調整,按照既定的指數編制方案,調出不再符合標準的公司,并新調入部分上市公司,以保持指數的代表性和可投資性。
以A股市場為例,主流指數一般每半年定期調整一次,分別在每年6月和12月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生效。由于部分板塊的股票基本面變化較快,也有部分指數會按季度調樣(如科創50、北證50指數)。此外,指數每次調樣會按規則更換一小部分成份股,從歷次實施情況來看,調樣比例一般不超過10%。
近年來,隨著我國股票市場被動管理規模不斷攀升,指數樣本調入帶來的被動交易將對被調入股票產生正面價格影響。尤其是規模較大的指數,其調樣帶來的被動交易資金也越大,被調入股票的投資機會也可能越大。
那么指數調樣會有什么影響呢?
據中金公司分析,納入指數的成分股在調整公告日后10日存在超額收益。大多數指數的納入樣本股在公告日后具有相對良好的超額收益表現,但持續時間較短,納入效應在10日后逐漸減弱。
全歷史區間,滬深300、中證500、上證50、上證180和科創50在公告日后10日的累計超額收益表現良好,均值分別實現1.32%、0.95%、0.79%、0.75%和2.18%。2017年后累計超額收益表現整體有所提升,均值分別實現2.03%、2.26%、2.02%、1.51%和2.18%。
剔除指數的成分股在調整公告日后有一定負面效應。大多數指數的剔除樣本股在公告日后相較于指數有一定負面效應,由于A股缺乏做空機制,剔除效應的持續時間相對長于納入效應。
全歷史區間,滬深300、中證500、上證50和上證180在公告日后10日具有剔除效應,均值分別為-1.04%、-0.54%、-2.36%和-0.93%。2017年后累計超額收益的剔除效應也較為顯著,均值分別為-0.68%、-1.56%、-2.80%和-1.94%。